5月5日,晨风轻拂,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七年级师生37人抵达有“榕城”美誉的福州,研学首日参观了闽菜文化博物馆,次日在福州一中参加了盛情满溢的欢迎仪式。自此,为期六天的研学交流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榕城晨启绘福卷
上午7时,七年级师生们背包列队如蓄势新芽,带队教师逐一检查仪容仪表,点名核对人数,安全的叮嘱刻入同学们的心中。7时30分,车队还在驶向上海南站,大家的心却仿佛已在海滨;高铁渐近福州,同学们看见潮汐湿地间古榕气根垂绦如帘,白鹭点水掠过梯田,恰似天地以福地为砚绘就的灵动画卷。同学们在驻足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亦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以劳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主动向身边的同伴请教探讨学业问题 。
闽味探宴文脉香
下午2时,师生抵达福州,踏入闽菜博物馆,360度裸眼3D让大家观看到了佛跳墙山海食材汇聚一坛的生动场景,丰富的互动体验活动使同学们对闽菜的深厚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博物馆三楼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闽菜菜肴,让同学们在品尝美食中体会到闽菜的独特魅力,文脉的对话随香气沁入心间。
沪榕聚首启研途
5月6日,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七年级的同学们来到福州一中,开启研学之旅。在升旗仪式上,首先,福州一中七年级学生代表向同学们赠送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礼物;接着,刘森老师代表复旦二附校提出了对于这次研学活动的期望;才木子同学作为研学学生代表分享了她激动的心情和对这次研学活动的期待;最后,福州一中校领导对远道而来的师生们表示了热烈欢迎并预祝此次活动圆满举行。
升旗仪式结束后,班主任带领同学们进入班级随班上课。在简单而热烈的欢迎仪式中,同学们落落大方进行了自我介绍,并与结队同学互换礼物,大家都期待能和福州一中的同学们在一起上课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感受严谨的学风,共同留下美好的回忆。
探源触史绽新思
下午2时,同学们步入福州闽都民俗园,跟随讲解员漫步明清古街,观赏雕梁画栋的古民居,聆听对福州传统习俗渊源的讲解。在民俗文化展厅,老灶台、织布机、渔船模型生动还原了闽都先民的生活场景,大家驻足细观,惊叹于先辈的智慧。同学们在触摸民俗物件、参与传统技艺中,深切感受闽都文化的鲜活魅力,让古老民俗在实践中“触手可及”。这场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福建史前文明,更在历史遗存中感悟到先民智慧,收获对地域文化的深刻认知。
参观完闽都民俗园,同学们走进烟台山,“万国建筑博物馆”魅力尽入眼帘:领事馆、教堂等旧址林立,中西合璧的建筑令人仿若穿越时空,古巷民居、石板车辙……大家跟随讲解员且行且观且聆听,在讲解中,这些实物不觉化作历史画卷,明清市井、名人故事徐徐展开。夕阳西下,同学们满载对“活态历史”的感悟离开,触摸到文化传承的温度。
前二日研学活动圆满收官,同学们与福州同学友好交流,在活动中秉承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展现了小复旦人的独有风采。从“闽都民俗园”的文明解码到烟台山的历史变迁,在历史纵贯线中我们夯实了文化认知的基底,相信同学们定会铭记先辈的谆谆教诲与不屈意志,共同为两校的友好往来书写更加璀璨的篇章!
撰稿人:七(1)班杨灵瓅、七(2)班王允惟
摄影:高雅婷、才木子妈妈
审稿人:高雅婷、陈志坚